热门关键词:百度百度百度

咨询热线:

023-6371-5737

健康中国
“动留针术”配合中药治项痹
浏览量:12551    From: 重庆市中医药行业协会    Time:2024-03-07 11:04:37
日期:2024年03月07日                                                                                                                                           中国中医药报第005版


动留针术”配合中药治项痹
□ 刘勇 重庆市江津区第一人民医院 苟春雁 郑文豪 重庆市中医院

 

        王毅刚系全国名中医、重庆市中医院主任医师,从医50载,秉承传统,精通中医针灸理论,并在几十年的临床积累上创行了“动留针术”,此法是相对于古代“静以久留,停针候气”的静留针而言的,指在留针期间以一定的技术方法让躯体肌肉、骨骼、关节“动”起来,使内脏、组织、器官升降出入之气“运”起来,促使肢体经脉血气得以流通,或胸腹腔内脏腑升降出入之“气机”得以通畅复原,以自体运动感应来调动神机以达到治愈疾病的一种技术方法。笔者跟随王毅刚学习“动留针术”,极大地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

项痹为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常因正气虚弱,气血不足,筋脉失养,或劳损过度,伤及筋脉,导致项部气血瘀滞,或风寒湿热等邪气闭阻经络,影响项部气血运行,主要表现为项部经常性疼痛、麻木,连及头、肩、上肢,并可伴眩晕等。该病的临床特点与西医颈椎病关系密切。现将笔者运用中药内服配合“动留针术”治疗项痹的经验整理分享如下。

任某,女,56岁,2023年5月15日初诊。主诉:颈项僵硬、头痛、头昏反复发作5年。患者自诉经常感觉左侧颈项不适以致牵扯头部,耳鸣,可听到血管搏动声,肢体做少许动作后发软,白天易出汗,失眠,夜间易醒,醒后再难以入睡,纳食可,不渴,大便日行2~3次。既往有咳嗽病史。舌淡红,苔薄微黄。

诊断为:项痹(气血不足,风痰湿夹瘀)。

方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合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黄芪20g,桂枝10g,白芍10g,羌活15g,独活10g,粉葛15g,北柴胡10g,黄芩10g,法半夏10g,茯苓10g,白术10g,天麻10g,桃仁10g,红花10g,苍术15g,姜厚朴15g,木香10g,枳壳10g,炙甘草5g。14剂,水煎服。

针灸方案:先针刺天柱穴并嘱其运动颈部25分钟(动留针术),后嘱患者俯卧,予针刺百会穴、左右四神聪、风池穴、肩井穴、定喘穴、第七胸椎夹脊穴,左右天柱穴分别接左右第七胸椎夹脊穴,普通电针通电留针25分钟,TDP灯照射治疗区25分钟,5天一疗程,每天1次。

5月18日二诊:治疗第4天,患者自诉颈项僵硬、头痛、头昏、耳鸣明显好转,失眠基本消失,17日晚一觉睡到天亮,余症稳定。

5月30日三诊:所有症状几乎消失,基本痊愈。

按 黄芪桂技五物汤病机为营卫气血不足、风寒之邪客脉,方中黄芪为君,甘温益气,补在表之卫气,桂枝散风寒而温经通痹,与黄芪配伍,共奏益气温阳、和血通经之功。桂枝得黄芪,益气而振奋卫阳;黄芪得桂枝,固表而不留邪。芍药养血和营而通血痹,与桂枝合用,调营卫而和表里,共为臣。羌活走上,独活走下,辛温散风以助桂枝之力。粉葛甘温,益气养血,引药走项,以资黄芪、芍药之功,与羌活和独活为伍以和营卫、调诸药,为佐使药。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肝风内动,痰浊上扰,故眩晕头痛,痰阻气滞,故胸膈痞闷。痰厥头痛,非半夏不能疗,眼黑头晕,虚风内作,非天麻不能除,故用半夏燥湿化痰,天麻息风止眩晕,二药合用为主药,以治风痰眩晕头痛。白术、茯苓健脾祛湿,以治生痰之源,为辅药。木香理气化痰,甘草、羌活、独活、粉葛调和脾胃,均为佐使药。诸药相合,方简力宏,共奏化痰息风、健脾祛湿之功。

天柱穴属足太阳膀胱经,取擎天之柱之意,《灵枢·九针十二原》云:“所言节者,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非皮肉筋骨也。”可祛风通络、止痛宁神,动静结合以促进气机流通。针刺百会、左右四神聪,此头三针功能熄风清脑、升阳安神、聪耳明目、宁心安神。风池穴乃足少阳、阳维脉交会穴,功能醒脑开窍、疏风清热、通经益聪。定喘穴乃经外奇穴,功能宣肺定喘、舒筋止痛。肩井穴乃手足少阳、足阳明与阳维脉交会穴,功能通经活络、豁痰开窍。第七胸椎夹脊穴乃经外奇穴,功能调和脏腑、理气通经。多穴合用,共奏理气通经活络、息风豁痰开窍、止痛升阳安神之功。病机根本为气血不足,风痰湿夹瘀,二方并用,针药结合,相得益彰,多年顽疾得以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