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词:百度百度百度

咨询热线:

023-6371-5737

新闻资讯
王恩元 重庆市名中医 【重庆三峡中心医院】
浏览量:3722    From: 重庆市中医药行业协会    Time:2023-05-22 19:19:36

王恩元,1954年10月生,男,汉族,重庆开州人。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后考进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年制本科,就读医疗系中医专业。学成毕业之后于1982年至重庆万县地区医院(现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中医科工作。1997年王恩元跟随全国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李寿彭学习,通过跟师拜艺,受益匪浅,也尽得其传。曾任中医科主任,是首批重庆市名中医,万州区学术技术带头人,第三批重庆市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2008年荣获中国医师协会第五届中国医师奖提名奖,曾任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药文化分会委员,重庆市中医药学会理事、常务理事,重庆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内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万州区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内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王恩元从医40载,致力于中医理论与临床,治学严谨,重视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博览中医古籍,熟背《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等多部经典;勤于临证,临床经验丰富,善于将传统中医药理论知识与现代医学知识和研究成果相结合,形成自己的独特学术见解。临证立足四诊合参,辨证注重五行生克乘侮,论治博采诸家之长并融会贯通,擅长肝胆胃肠疾病的中医药治疗。主张气机升降出入之枢纽除了脾胃,还应包括肝胆,肝、脾宜升,胆、胃主降;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又主四肢肌肉,特别是慢性疾病,调理脾胃要贯彻整个治疗的全过程;有胃气则生,注重其病因、病机和治疗的研究。
治疗慢性肝病学术思想:一是见肝之病,知肝传脾,调和肝脾、勿忘升降,脾气健旺,运化正常,水谷精微充足,气血生化有源,肝胆得以濡养而使肝气冲和条达,有利于肝疏泄功能的发挥;二是由于慢性肝病具有反复性、难治性、复杂性的特点,是由“毒、湿、热、瘀”多种复杂的病机所致,多种病机交织缠绵贯穿于全过程,指出治疗要辨清病机、分阶论治;三是慢性肝病本质为本虚标实,乃肝脾肾虚为本,湿热疫毒停留为标,久病必虚、久病入络,指出治疗当扶正补虚为原则,注重适当选用活血药物。根据慢性肝病不同阶段的特点提出不同的治法,包括清热解毒法、利湿退黄法、疏肝健脾法、活血化瘀法、养阴柔肝法、利水消胀法,并分别阐述了不同治法适宜阶段以及相应病机。此外结合现代医学慢性肝病分类,分别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肝、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癌的疾病特点来分别阐释治疗原则及用药特点。如治疗慢性乙肝多以养肝柔肝为要,肝气肝阴同补,健脾除湿并重,兼有清热解毒,慎用攻伐之品,在治乙肝时亦侧重调理脾胃,以实脾而治肝。强调活血化瘀、祛瘀生新应贯穿于治疗肝病的各个阶段。临床治疗慢性肝病时亦会根据异常理化指标辨证选用的经验药物,结合肝功能异常指标针对性用药。
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病学术思想:认为该病由于饮食不节,嗜好烟酒,思虑过度、素体虚弱、劳倦内伤等因素损伤脾胃,脾虚气弱,运化失司,聚湿生痰;气运不及,痰湿阻滞,气机不畅,血行瘀阻;脾为阴土,胃为阳土,脾胃功能失调,为邪所困,每多寒热兼挟。病机以脾虚气弱为本,痰湿阻滞,气滞血瘀,寒热错杂为标。病位在胃,与肝脾两脏密切相关,又可涉及胆腑。治疗重视从肝论治,标本同治,辨证结合辨病用药,综合立法处方,自拟胃安煎。该方在四君子汤基础上配黄芪、薏苡仁益气健脾除湿,浙贝母化痰散结,吴茱萸温中止痛,厚朴、木香行气除满,“通里以辟外解之窍,通里以遏内变之机”。莪术、延胡索、蜈蚣活血化瘀、通络止痛,黄连、白花蛇舌草、半枝莲清热解毒、活血消肿,白芍配甘草,酸甘化阴,缓急止痛。
1999年至2013年任重庆三峡中心医院中医科主任,多次被医院评为先进科室优秀管理者。主持市级课题1项、万州区课题2项,主研的“腹痛灵合剂治疗腹部痛症的临床研究”于2001年获万州区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参研的“中药后续治疗小细胞肺癌临床研究”获2011年度重庆市卫生局科技成果二等奖,并获2012年万州区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风芍六君子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药效物质基础及临床疗效研究”获2014年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中医药科技奖三等奖及2013年万州区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医外治法治疗脑疽临床研究”获2014年万州区人民政府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主编学术专著1部,参编3部,代表著作主要有《中国现代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李寿彭》、《中国青年中医药优秀论文荟萃》、《长江三峡中医药文化研究》,参编全国高职高专医药院校临床医学专业“双证书”人才培养“十二五”规划教材《中医学》。发表学术论文共58篇。

王恩元成才受益于传承,也致力于中医药人才的培养,担当第二批、第三批重庆市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为渝东北培养高水平青年中医药人才4人,学生谢作权被评为第五届重庆市名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