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5-28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7版 作者:刘洵
苜蓿是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种类繁多,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是紫苜蓿和南苜蓿,紫苜蓿相传是汉代张骞出使西域时传入中原地区的。而南苜蓿是我国南方土生土长的物种,江浙一带的人称南苜蓿为黄花草子、金花菜,上海人称之为“草头”。
南苜蓿多生长在湿润的草地、河岸及路旁,在长三角地区具有丰富的野生资源,而且很早就有人工栽培,明末史学家谈迁《国榷》里有记载:“植桐棕漆树于朝阳门外,各五十万有奇,备漕艘之需,苜蓿于江南旷土”,如今,在南京秦淮区还有一块叫“苜蓿园”的古地名,是因为在明朝时期,此处设立了专门种植苜蓿的场所。
晚清南京著名文人甘熙,在其著作《白下琐言》里记载南京人把南苜蓿作为家常食材,很有风味。
目前,南苜蓿在江苏、浙江地区栽培很多,是一种产量高、品质好的名特保健蔬菜,其食用价值与药用价值都很高。
现代营养学研究表明,每100克鲜南苜蓿含胡萝卜素2640微克,维生素C118毫克、钙713毫克、钾497毫克以及丰富膳食纤维、叶酸、维生素K、维生素B2、磷、镁、铁、硒、锌等营养素。
《全国中草药汇编》记载,南苜蓿全草或根皆可入药,味苦微涩,性平,具有清热凉血,利湿退黄,通淋排石,生津止渴之功效,治热病烦渴,黄疸,痢疾泄泻,石淋,肠风下血,浮肿。
下面介绍几种南苜蓿的食疗方法:
南苜蓿汁取鲜南苜蓿90~150克,捣烂,绞取汁液饮用。对于治疗湿热小便不利,或石淋,小便赤涩疼痛比较有效。
南苜蓿粥采新鲜南苜蓿50~100克,洗净后粗切分段,大米50克,淘洗干净,按常法加水与苜蓿一起煮粥。粥熟后即可食用。粥色淡碧,气味清香。每日早、晚各吃1次,连食30天以上,在防治结石,特别是尿酸性膀胱结石方面有较好的作用。
南苜蓿烧豆腐取鲜南苜蓿叶15克,洗净,取豆腐100克,猪油150克。先将豆腐切块,油锅烧热,放入豆腐块稍炸,加水,煎煮快要熟时,放入南苜蓿叶,再沸,加少许精盐即可。每日2次,可治疗浮肿。(刘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