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词:百度百度百度

咨询热线:

023-6371-5737

健康中国
针刺配合灼灸治鼻鼽
浏览量:1949    From: 重庆市中医药行业协会    Time:2024-08-01 13:25:42
日期:2024年07月31日                                                                                         中国中医药报第006版
针刺配合灼灸治鼻鼽
□ 刘勇 重庆市江津区第一人民医院 刘毅 苟春雁 重庆市中医院

 

素问·异法方宜论》曰:“北方者,天地所闭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风寒冰冽,其民乐野处而乳食。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焫。故灸焫者,亦从北方来。”北方气温寒冷,多见“藏寒生满病”,治以灸焫。随着中原文化的融合,艾灸疗法也逐渐成了中医常用疗法之一。笔者秉承传统,在几十年的临床积累上创制细药艾灸条,其以精细艾绒,加之几种芳香走窜、通经和络的中药研细,按照一定比例拌合,裹制成约5mm粗、10mm长的灸条,不易对皮肤产生灼烧损害,便于携带,使用方便,具有“轻、巧、活、热”的特点。细药艾灸条灼灸术于2021年入选重庆市江北区第七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鼻鼽为临床上较常见且多发的疾病,可常年发病,也可呈季节性发作,以突发和反复发作的鼻痒、喷嚏、流清涕、鼻塞等为主要特征。《素问·脉解》载:“所谓客孙脉则头痛鼻鼽腹肿者,阳明并于上,上者则其孙络太阴也,故头痛鼻鼽腹肿也。” 主要病因有肺气虚寒、脾气虚弱、肾阳不足、肺经有热,多因脏腑虚损,正气不足,腠理疏松,卫表不固,风邪、寒邪或异气侵袭,寒邪束于皮毛,阳气无从泄越,故喷而上出为嚏。现将笔者运用针刺配合细药艾灸条灼灸治疗鼻鼽验案一则分享如下。

陈某,女,36岁,2024年4月6日初诊。主诉:鼻痒、喷嚏、流清涕、鼻塞反复发作,伴无嗅觉2年。自诉经常感觉无嗅觉,白天易出汗,失眠,易入睡,易醒,醒后再难以入睡,纳食可,胃口不香,不渴,大便日行1~2次。既往有鼻炎病史。舌淡红,苔薄微黄,脉滑涩。

诊断:鼻鼽(气血瘀滞,心神不宁)。

治疗方案:1.针刺。先嘱患者平卧,暴露针刺部位。针刺定神透人中、上睛明(双侧)透攒竹、神庭、本神(双侧)、百会、四神聪(双侧)、合谷、太渊、少宫、迎香。本神穴(双侧)接电针(低频脉冲疏密波中刺激)25分钟,3次为1个疗程,每周1次。2.细药艾灸条灼灸术。嘱患者端坐,取细药艾灸条1支,点燃,灸火欲接触皮肤时,稍稍吹火头,以散其热,灸条缓慢移动于治疗区(鼻部)及相应阿是穴,尽量贴近皮肤,须至患者有发热或微汗等感觉。

4月13日二诊:治疗第7天,自诉鼻痒、喷嚏、流清涕、鼻塞等明显好转,胃口变好,嗅觉基本恢复,自诉4月7日晚一觉睡到天亮,余症稳定。维持原治疗方案。

4月20日三诊:所有症状几乎消失,基本痊愈。维持原治疗方案。

随访观察至今,未复发。

按 针灸取穴均为太阳、少阳、阳明经上的穴位,共奏三阳开泰、安神宁心之功。另取合谷、太渊、少宫,以治鼻痒。少宫穴乃巴渝王氏针灸流派在临床工作中,从心论治时,为了不伤手少阴心经本经属火的荥穴少府(君)和手厥阴心包经本经属火的荥穴劳宫(臣),故取两穴之间的中点位置而代之,自命名为少宫穴。此经外奇穴的疗效在大量临床实践中得以证实,具有清心泻火、行气活血、开窍醒神、苏厥镇惊、宁心安神之功效。

阴经井穴为木,荥穴为火,输穴为土,经穴为金,合穴为水。阳经井穴为金,荥穴为水,输穴为木,经穴为火,合穴为土。合谷穴五行属火,可泻热袪风除痒;太渊穴五行属土,肺属金,补土以生金。三穴合用,相得益彰,共奏祛风止痒、泻热清凉、培土生金、濡养皮毛、宁心安神之功效。阿是穴迎香属手阳明大肠经,具有散风清热、通利鼻窍的功效。

细药艾灸条灼灸治疗区及穴位,可疏通经络气血,从而调和气血,改善气滞血瘀的症状;能温经止痛,改善血寒所致痹症、痛症等;能祛寒逐湿,对治疗风寒湿痹、肌肉酸麻等有很好的作用;另外可增强人体免疫力,预防疾病发生。此患者针刺后效果并不明显,艾灸后即刻感觉鼻腔不再堵塞,第二天胃口也变好了,嗅觉亦恢复,鼻痒、流鼻涕、喷嚏等症状均消失,余症稳定。1个疗程后,所有症状消失,基本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