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词:百度百度百度

咨询热线:

023-6371-5737

新闻资讯
重庆巴渝民间中医药博物馆【常务理事单位】
浏览量:1045    From: 重庆市中医药行业协会    Time:2022-07-13 12:16:06

巴渝民间医药博物馆原名中国民间医药博物馆,因民政登记登记需要2020年更名为重庆巴渝民间中医药博物馆由重庆中医少林堂刘少林、刘光瑞父子1993年创立,博物馆原本坐落于重庆市渝中区枇杷山正街101号,现位于渝中区李子坝车站旁嘉陵江畔,是国内成立最早的非国有博物馆,在中医药专业性上也是代表性极强的一座民间医药博物馆重庆市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教育基地、重庆市科普教育基地、重庆市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
博物馆内设有历代名医、名著、名方、名药展示馆;少数民族医药特色馆;历代民间药物炮制工艺、药物标本和工具陈列馆;重庆三峡库区特有植物标本馆;中医少林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针灸刘氏刺熨疗法》的仿古药房和仿古诊所;还有药膳食疗等九大部分,展示了自新石器时代起,中国五千多年来中医药的发展、演变历程,其中包括殷商、秦汉、唐宋、金、元、明、清各时期的民间医药文物、图片、标本等,也包括中国佛教、道教、藏、蒙、维、回等民族民间医药。
除了文物资料外,这里还藏有各时期的各类医用器具3000余件、民间药物标本800多种(《本草纲目》收藏的药物有1980多种,此馆内所藏标本则近乎一半),以及其他种类的文物资料,如青铜器、瓷器、汉砖、植物化石等,其中部分更是稀世珍宝,如青花风鳞研钵古铜炼丹炉、新石器时代的碾药槽、西周青铜熏炉、汉朝巫医诊疗器等,都是世上罕见的珍品。此馆实在是中国民间医药之精华的集大成者。
中医起源于我国古代的阴阳五行哲学思想,它结合了古人的实践经验与智慧,形成了一套独立完整的理论体系与治疗方法。春秋战国时期,中医理论就已基本形成,从神农氏尝百草,到华佗刮骨疗毒,再到扁鹊、张仲景、李时珍等名医悬壶济世,它不仅是我国的文化瑰宝,更对汉字文化圈国家影响深远,如日本汉方医学,韩国韩医学,朝鲜高丽医学、越南东医学等都是以中医为基础发展起来的。
一个国家的文化总是与其国力强弱息息相关。面对强大的敌人,人们会对自己的文化产生强烈的自卑。清末,中国受到西方列强侵略,国运衰微。面对强大的西方列强,人们认为西方的一切技术文化都比中国先进,因此当时西医大量涌入,国内极力主张西方医学体系的思维模式,中医学甚至陷入了存与废的争论之中。时至今日,西医已大行其道,人们却渐渐发现在许多疑难杂症的治疗上,中医比西医更加智慧。只是由于受西医的理论与思维方式的影响,中医的传统文化、哲理被模糊、扭曲,其认知和应用也趋于狭窄、浅薄和简单,人们对中医的认识也较为偏颇,要么将中医神化为可以“活死人,肉白骨”,要么认为中医不过一种心理安慰,毫无科学依据。值得庆幸的是,如今,还有许多人为了传承中医默默耕耘着。
刘少林,生于1921年,四川遂宁人。刘氏在各地行医数十余年,于1953年定居重庆,而后创办了重庆中医少林堂。为了将真正的中医智慧传承下去,从19801990年,刘少林开始精心收集研究民间的医药文献资料。在这十年里,他去往全国24个省市、区县,拜访了500多位中医名师及绝技传人,探访了上千名疑难杂症的患者,收集整理了数千万字的珍贵民间资料。终于,经过刘少林、刘光瑞父子长达几十年的苦心经营,在1993年,他们在重庆创办了中国民间医药博物馆。 
刘光瑞认为,中医既是医学,更是文化。文化不彰,医道不辨,医术就不明。早在两千多年前,从《黄帝内经》开始,中医的文化与其哲理思想就已奠定:阴阳学说、五行相生相克、气血津液、藏象经络、四诊八纲、辩证思想、人体与整体宇宙观等,足见中医文化之广阔、深邃。这些智慧的结晶都可以在博物馆所藏的历代医书中窥见一二。馆内所藏古籍逾5万册,用材分别为竹、纸(手工纸),印刷有活字、刻板还有手写,装订形式有粘贴、线装、夹集等,这里藏有现世鲜见的秦汉竹简《养生方略》、宋代石印本《图注难经》、清代绝版手绘《推拿求真》等珍迹。此外,馆内还藏有历代少数民族的文物资料,如明清《藏医针疗图》、明清蒙医用刺血器械等。
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写道: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人命至重,有贵干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行走于这座由刘氏父子呕心沥血耕耘出的民间中医圣堂,不禁慨叹,刘氏父子离药王孙思邈所描述的此等医者境界,亦是不远了罢。